黄大年先进事迹报告团走进我校

首页    厦大新闻    黄大年先进事迹报告团走进我校

01.png11月26日下午,吉林大学黄大年先进事迹报告团走进我校,应邀做客师德师风讲堂暨党校名家讲坛,生动讲述黄大年感人先进事迹。报告团由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邴正带队。我校领导、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出席报告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建发主持会议。02.png报告会前,校党委书记张彦会见报告团成员。张彦表示,黄大年同志是时代楷模、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他的先进事迹体现了共产党人和爱国报国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和高尚情操。此次报告团应邀来校,让厦大师生更加具体直观地感受黄大年的先进事迹,厦大师生将认真学习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新时期知识分子的力量。

03.png

报告会上,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原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黄忠民,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于平,吉林大学工会副主席、原党委统战部副部长、欧美同学会(海外留学人员联谊会)常务副会长任波,黄大年生前学生、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后王泰涵,吉林大学新闻中心记者李宏分别围绕“战略科学家的中国梦”“地质宫不灭的灯火”“留学报国的时代楷模”“黄老师,我们想您!”“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等主题,讲述了黄大年的感人事迹,真实再现了黄大年同志可歌可泣、可敬可钦的一生。

报告团成员的讲述感人肺腑、催人奋进,会场多次响起热烈掌声。现场的广大干部师生被黄大年的事迹深深打动着,许多师生边听边拭去眼角的泪水。大家纷纷表示,黄大年教授心有大我,胸怀报国之志,肩扛报国之责,把自己毕生所学贡献给祖国。他的事迹激励着每一个人立足自身岗位,以实际行动作出更大贡献。

李建发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学习黄大年精神,并以深入开展向黄大年同志学习活动为载体抓手,把在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具体实践,转化为做黄大年式优秀教师的实际行动,从本职岗位做起,坚定不移为写好新时代教育“奋进之笔”、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奋勇前进。

当天报告会在漳州校区进行同步视频播放。

11月27日,报告团还走进翔安校区,在德旺图书馆二号报告厅为师生作报告。校长助理陈光出席报告会。

思明校区、翔安校区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细胞生物学教师团队,“厦门大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法学理论教师团队、创新药物开发教师团队,各学院、各单位教工党支部书记以及师生代表参加报告会。

 

人物名片:

黄大年同志生前是享誉世界的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怀着一腔爱国热忱义无反顾回到祖国,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全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东北地区首位引进的“千人计划”专家。回国7年间,他不计得失、只争朝夕,带领科研团队辛勤奉献、顽强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2017年1月,黄大年同志不幸因病逝世,年仅58岁。

黄大年同志逝世后,中共中央追授他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宣部追授他为“时代楷模”,并号召全社会向黄大年同志学习。教育部、科技部、国务院侨办、中华全国总工会等国家部委和单位追授他“全国优秀教师”、“杰出科学家”、“至诚报国 归侨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国家级荣誉。

 

原声再现:

2016年6月底,吃着速效救心丸的黄大年完成了一个超亿元的国家大型项目评审验收工作。当时团队所有的人都为他的身体状况捏了一把汗,也第一次明显感觉到他的健康状况亮了红灯。大家都劝他放下工作休息一段时间,但是他拒绝了。他说,我的休息可以等一等,但是国家当前迫切需要攻克的项目,一刻也不能等。11月29日凌晨,在北京飞往成都的飞机上,他再次昏迷,到成都接受了简单的治疗后,带病出现在第二天的会场上……直到12月8日,这位不听话的病人终于被医生勒令入院了。可是他干脆把病房变成了办公室,一刻不闲。并在入院后第三天就给学校领导发短信表示:治疗期间不会对工作有影响,争取两周内重返岗位。

              ——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原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黄忠民

在他回国七年的时间里,他和很多单位都有项目合作。作为他的助手,我都无法准确说出黄老师同时在承担多少个项目科研工作,但我却知道他的白发越来越多,地质宫的灯灭的时间越来越晚。11月29日凌晨,黄老师又晕倒在北京到成都开会的飞机上,落地后,他被迅速送往医院,躺在急救担架上的黄老师紧紧抱着笔记本电脑,死死地不肯松手。黄老师醒来后对医生说的第一句话是:“我要是不行了,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家,里面的研究资料很重要。”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于平

他是归国留学生的一面旗帜和灵魂。记得2014年他当选校“留联会”会长后,我说:“大年老师,您那么忙,具体工作可以由我来做,你出面就行。”他很严肃地说:“那可不行,我从不做挂名的职务,我既然当了会长,就要尽我所能把它做好!”

——吉林大学工会副主席、原党委统战部副部长、欧美同学会(海外留学人员联谊会)常务副会长任波

黄老师入院的第二天,点名让王泰涵过去。王泰涵以为是让他去陪护,没想到刚一进病房,打了一天点滴的黄老师就从床上坐了起来,“我这两天一直思考你的后两个问题,现在就在这儿给你讲讲。”边写边讲的黄老师手腕里还埋着针管,胳膊也有些颤抖,不停地喘着粗气。

                    ——黄大年学生、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后王泰涵

对于为什么“毅然回国”,在一封邮件中,黄大年这样写到:“我是这片土地哺育出来的炎黄之子,能够越洋求学获取他山之石仅是个偶然,回归故里才是必然,而非你说的‘毅然’,……国家‘千人计划’……与我寻梦般的追求有着魔力般巧合对接。在国外18年,他一面刻苦地攀向科学的高峰,一面关注祖国地球物理领域的进展;他与母校保持着通畅联系,假期经常回来交流讲学,为学院与国外名校牵线搭桥。他,一直都在为回国做准备。

                                        ——吉林大学新闻中心记者李宏

(宣传部 文/曹熠婕 图/庄华)

                                                责任编辑:曹熠婕

2018年11月28日 09:35
浏览量:0
收藏